
產品分類
化觀測時間為正常時間——其公式如下:
•寬放時間
將操作時所需的停頓或休息,加入正常時間。這種進一步進行修正的時間稱為“寬放 時間”。
寬放率(%)=(寬放時間/正常時間)×100%
(1)增加寬放時間的原因
1)操作周程中操作的疲勞,需要休息。
2)操作者個人的需要,如喝水、上廁所、擦汗、更衣等。
3)操作者聽取班長或車間主任的指示,或本人指示助手等,而使本身工作停頓。
4)操作者領材料、工件、對象及完成件、工具的送走等。
5)操作中等待檢驗、等待機器的維修、保養(yǎng)、等待材料等。
6)操作者從事操作前的準備工作,如清理工作場所、擦拭機器、所需對象的準備和操作中、操作完后工作場所、機器、物料及工具的清理工作。
7)操作者從事刀具的刃磨、更換皮帶、調整機器等工作。
(2)寬放時間的種類
1)私事寬放 這是考慮操作者生理上的需要,如喝水、上廁所、擦汗、更衣等。每天8 小時工作,上下午無規(guī)定的休息時間時:
對于輕松工作,一般為正常時間的2%一5%。
對于較重工作(或不良環(huán)境)則大于5%。
對于舉重工作(或天氣炎熱)定為7%。
一般情形多以正常時間的5%計。
2)疲勞寬放—— 一般采用估計的方法來決定。在一般情況下常以正常時間的百分率來表示。
3)程序寬放——是操作中無法避免的延遲所需要的寬放時間。
4)特別寬放時間——按其發(fā)生的情形分成3類。
l 周期動作寬放時間 如刃磨工具、清潔機器或工廠、周程檢查、發(fā)生在一固定間隔或 某一定周期之后的動作時間。
l 干擾寬放時間 一人操作多臺機器,當在這臺機器操作時,另一臺機器已停止,等待來操作。稱為干擾寬放。
l 臨時寬放 對可能發(fā)生而不能確定會發(fā)生的事件發(fā)生時,給予臨時寬放時間,通常規(guī)定此類寬放時間不得超過正常時間的5%。
5)政策寬放時間
•標準時間
(1) 標準時間的形成
(2)標準時間的計算方法
標準時間=正常時間+(正常時間×寬放百分數)=正常時間×(1+寬放率)
例如,某一單元觀測時間為0.8min,評比為110%,寬放為5%,則正常時間為0.88min,標準時間為0.924min
時間研究的應用實例
現以在銑床上銑通槽為例來說明其應用。此例中共有以下七個操作單元: 拿起零件放在夾具上,夾緊零件,開動機床,銑刀空進,立銑通槽,按停機床,床臺退回,松開夾具,取出零件,刷出鐵屑。
通過對這七個操作單元的10次觀測,得到每個操作單元的平均操作時間,例如第一單元 的平均操作時間為0.143,第二單元為0.155…等。 1,2,3,5,6,7的評比系數為110%,而第4操作單元的評比系數為100%,以第l單元為例,則:
正常時間=觀測時間×評比系數=0.143×1.10=0.157
標準時間=正常時間(1+寬放率)二0.157×(1十0.15)=0.1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