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產(chǎn)品分類
液晶背光源的發(fā)展歷史
液晶的代
代 號 |
結(jié) 構(gòu) |
功 能 |
性 能 |
|
被動 |
TN |
扭曲向列型 |
只有顯示功能 |
性能好,價格高 |
STN(CSTN) |
超扭曲向列型 |
|||
主動 |
TFT |
薄膜晶體管(非晶硅) |
帶驅(qū)動T |
|
LTPS |
低溫多晶硅 |
帶驅(qū)動IC |
液晶背光源的發(fā)展歷史:
60-70年代 底部光解決透射擊式液晶的低照度環(huán)境使用問題,如加油機,筆沒有背光源,液晶顯示用于白天和有照相館明的地方,如計算器;
80年代 開始出現(xiàn)記本電腦(CCFL);
90年代 出現(xiàn)有導(dǎo)光板的背光源(側(cè)部光)用于手機等;
進入20世紀出現(xiàn)LED白光背光源,并且質(zhì)量指標追年大幅度攀升;
臺灣主要的背光源廠家:
臺灣瑞儀——84年7月成立,96年1月第一批背光源銷售出貨,有吳江廠100萬片/月 南京廠60萬片/月;
大億——(日本斯坦雷技術(shù))在寧波興建背光源廠;
中強——蘇州廠 50萬片/月,1989年成立,98年投入背光源研發(fā);
輔祥——吳江廠 80萬片/月
福華——吳江廠 100萬片/月
興隆華——蘇州廠 50萬片/月
科橋電子——吳江廠50萬片/月
發(fā)展方向:
輕薄:V-Cut的使用,使材料減少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