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產品分類
鎂合金的表面處理
摘要:綜述了鎂合金的腐蝕機理及腐蝕防護研究的現狀、進展與問題。重點介紹了壓鑄鎂合金制品的表面特性、表面處理原理、工藝、應用實例及未來發展方向。
關鍵詞:鎂合金 腐蝕與防護 表面處理
0 前言
以質輕和可回收為應用特點的鎂合金,日益成為現代工業產品的理想材料,特別是汽車零部件的大量應用,電訊產品向輕、薄、短、小方向發展的需求,使得這種新興材料的發展呈現極為樂觀的前景。
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,曾經困擾鎂合金產業的相關技術問題如壓鑄問題、回收問題已經相繼得到解決,鎂合金產品后段工序——表面處理技術亦取得重大進展,這使得鎂合金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,使用量也迅速增大,鎂產業正以幾何級數高速增長。
適當的表面處理能使產品具有保護性和裝飾性,并可賦予某些特殊功能。對于活潑的鎂來說,通過表面技術獲得較高的裝飾性和功能性肯定重要,而提高其防腐蝕性能則是現階段最最重要的一面。
1 鎂合金的腐蝕與防護
1.1 鎂的性質
鎂元素符號Mg,原子序數為12,電子結構為
1.2 鎂合金的腐蝕方式
鎂合金的腐蝕方式通常有兩種情況:一是在一般環境中的腐蝕,稱“一般腐蝕”或“環境腐蝕”,也稱“化學腐蝕”,二是在原電池環境下產生的“電化學腐蝕”。
暴露在干燥的空氣中時鎂合金表面會形成一層很薄的膜,這層膜在沒水接觸的情況下很穩定,此時就不會發生腐蝕現象。但在實際操作環境中可能會與水或水氣接觸,這時就會導致膜(表面)的顏色變深(從淺灰到深灰)。如果進一步暴露在液態水和空氣中,就會繼續跟空氣中的CO2與H2O反應生成碳酸鹽,使這層膜變厚。一般情況下這層膜足夠穩定,具有一定的保護性,此時不需要作任何處理亦可使用。例如汽車自動(剎車)閘外殼,就不需要外加保護措施。
當使用高純度AZ91D時,也不需要保護措施。即使車與路面濺起的水接觸,也不需要保護,因為這層膜在中性、堿性(或一般條件下)比較穩定,具有保護作用。
但是,如果在設計上存在有水進入(或殘留)的問題,或者在使用過程中遇到含鹽的環境(如海水),就會形成一個微電池環境,產生較為嚴重的電化學腐蝕,包括在中性、堿性環境中都會產生類似的腐蝕。此時就需要一個良好的表面處理保護措施。
由上所知,電化學腐蝕是鎂合金腐蝕的主要方式,在中性、堿性環境中,電化學腐蝕的原理如下(圖一):
圖一 電化學腐蝕的原理圖
其化學反應原理如下:
Mg-2e=Mg2+ (陽極反應)
2H2O+2e=H2+OH-(陰極反應)
Mg2++2OH-=Mg(OH)2(腐蝕產物)
總反應為Mg+2H2O= Mg(OH)2+ H2
在上述反應中,鎂作為陽極失去電子而腐蝕,在陰極釋放電子產生氫氣。通常情況下,陰極可能是外部與鎂合金相接觸的其它金屬部件,也可能是合金元素或雜質元素,它們與鎂合金基體形成原電池,誘發電極反應,產生電化學腐蝕。
1.3 鎂合金的腐蝕形態
鎂合金的腐蝕形態主要有以下幾種:
(一)、電偶腐蝕:這是鎂合金最易發生的一種腐蝕形態,鎂基體與陰極相鄰的局部區域通常會發生嚴重的腐蝕。
(二)、點蝕:在含有Cl—的非氧化性介質中,鎂合金在自腐蝕電位下容易發生點蝕;在中性或堿性介質中,鎂合金的腐蝕形態通常也是點蝕。
(三)、應力腐蝕:在含有Cl—的中性溶液甚至蒸餾水中,鎂合金都有腐蝕開裂的傾向;在堿性介質中,當PH>10.2時,鎂合金表現出良好的抗應力腐蝕的性能;在氟化物的溶液中,鎂合金也有良好的抗應力腐蝕的性能。
(四)、晶間腐蝕:鎂合金一般對晶間腐蝕不敏感,腐蝕不能夠沿著晶界發展。
(五)、絲狀腐蝕:在保護性有機涂層或陽極氧化膜下,由于腐蝕電池在鎂合金基體表面的移動而產生絲狀腐蝕。
1.4 鎂合金與其它材料腐蝕性對比
20世紀80年代,鎂合金材料開發取得了長足進展。人們發現Fe、Ni、Cu等雜質元素以及Fe與Mn的比例對鎂合金耐蝕性的影響非常之大,為此開發了高純度的新一代的壓鑄鎂合金AZ91D等。高純度鎂合金的耐蝕性能提高了100倍,使其超出了其它與之競爭的材料,在不經保護的狀態下即可滿足大部分汽車應用的要求,甚至是暴露在冬季道路條件下。這一技術上的突破對后期壓鑄鎂合金的發展至關重要,也是目前鎂合金能夠得到大量應用的重要原因。在耐鹽霧腐蝕能力方面,大多數壓鑄鎂合金牌號都已經超過了鋁合金A380(如圖二所示)。
圖二 鎂合金與鋁合金A380鹽霧腐蝕傾向比較
1.5 鎂合金腐蝕的防護技術
針對鎂合金發生腐蝕的機理,目前鎂合金腐蝕防護技術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
一個好的保護措施要從一個好的設計開始。這是一個系統工程,從腐蝕防護的角度出發,一個好的鎂合金零件設計應考慮下列因素:
(一)、不能讓水或其它液體聚積在一起,使之形成原電池環境。
(二)、邊角應設計成圓弧形,尖銳的邊角會降低保護作用。
產品設計中,各相鄰零配件所用原材料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。既要保證其結構性功能不受影響,又要使兩種材料間的電位差不大,方能保證不產生嚴重腐蝕現象。
另一個要注意的問題是,零件之間的連結件及連結介質的材料與防腐蝕處理工藝
也是要十分注意的問題。
圖三 鎂合金腐蝕防護方法
下面列出了一些常用材料的電化學活性順序(室溫下,海水中),離鎂越近則其與鎂的相容性越好:
鎂
鋁合金5000、30000、1100、6000
鎘
鋁合金2000
鋼
13%鍍鉻不銹鋼(活性的)
18-8不鍍鋼(活性的)
鋁
鋅
海軍黃銅